• 卢经理 151 5399 4549
    扫一扫,加我咨询
扫码关注我们
AI背景(上)
发布时间:2018-10-20

        从蒸汽机到电力,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每一次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落地,都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般的产业革命,从而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种巨大的经济社会变迁中,总会有一些国家和人群被残酷地甩在时代车轮之后。

        不言而喻,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席卷而来,正在改变人类既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甚至新思想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迅速,在一些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国际人才流动、市场规模以及整体研发水平的提升,中国在云计算、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研发追赶较快,人工智能产业在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都有广泛布局。中国也立足于自身国情和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文件。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由人创造的具有自然生物智能特征的系统,具有一定的感知、认知、记忆、分析、判断和行为的能力。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的形成机制不同,前者是根据人的需求被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后者则是自然界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通过遗传和学习形成的。人工智能有别于人类智能,后者特指人类这一生物体所具有的智能,限定在人体内。但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和获得人和其他生物的智能,其感知、认知、记忆、分析、判断和行为的方式可以显著区别于和超越人类智能。当前的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虽然具备了强大的功能,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离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距离。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理解要摆脱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戏剧化设定,理性客观看待人工智能的长处和短板。

        得益于算法的突破、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数据可获得性的极大改善,第三波人工智能热潮正席卷全球。和前两次不同,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热潮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地渗入和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工业自动化、电子商务平台、交通出行和物流、安防、医疗和教育等,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迅速,在一些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进入国际领先者的行列。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国际人才流动、市场规模以及整体研发水平的提升,中国在云计算、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研发追赶较快,在产业化应用上已有部分企业居于世界前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都有广泛布局。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和社会公平的影响,需要研究知识经济的特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信息、数据和知识在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比传统企业更快获得市场地位,这有可能导致社会分配结构的恶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释放的生产力和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公平再分配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的兴起恰逢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调整,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窗口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中服务业发展滞后但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就业蓄水池容量较大,而且数量型的人口红利正开始衰退,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冲因为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就业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将有助于解决中国在一些行业(特别是中高端服务业)中存在的一些供给瓶颈,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中国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解放效应。



        阿里研究院的背景研究表明,在电子商务零售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生产效率和员工的薪酬待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就业机会要多于被替代的就业。在金融业,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模型估计表明,2027年中国金融业就业人口可达到993万人,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约39万职能岗位将被削减;而其余77%的工作岗位将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工作时间减少约27%,相当于效率提升38%。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大幅度地缓解高水平资源不足的局面,使更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可能,这需要教师或医生的智能和角色转换。交通物流业是未来有较大可能面临就业替代的行业。从总体上看,一些研究表明,未来中国可能有70%的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

        麦肯锡公司估计,预计2016-2030年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约在4000-4500万。到2030年,自动化将使中国五分之一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不复存在。如果自动化进程更快,到2030年,近1亿劳动者需要更换职业类型。